孔令新 | 德性的学习何以可能——基于对柏拉图《美诺》的解读
作 者 简 介
孔令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研究。
摘要:《美诺》是一部关于德性可教问题的教育戏剧。美诺虽善记忆其心灵却极其懒于思考并过于渴慕权势,其灵魂狭隘且傲慢。他执迷于寻找德性教师来传授自己德性,却始终不愿在苏格拉底的鼓励下反思自己对德性的错误理解。此教育故事亦表明鉴于人的有限性,有完全智慧进而可以传授德性的完美之人是不存在的,因此德性理论上虽可教却在现实中不可教。不过个体却可以通过坚定地去反思和探究关于德性的智慧获得更多真实的道德意见,以此来更加靠近德性本身,德性的不教而学亦由此而来。
德性可教与否的问题,是道德教育领域的前提性和根本性问题。柏拉图的《美诺》是探讨这一主题的经典文本。在这一对话中,苏格拉底提出了德性即回忆、德性是知识等理解,但最后又指出德性似乎在现实中不可教,好像类似于神赐,人如何学习德性的问题依然处于未知与混乱中。本文试图表明,从对话的戏剧性特点入手,文本中的德性即回忆及德性的获得类似神赐等说法都是苏格拉底试图引导美诺热爱对德性的理性探讨的暂时性手段。德性是知识,但这知识却意味着完全的智慧,因而现实中无人可教,不过人可以通过永不停息地探究更为真实的道德意见从而更加接近德性智慧,这即是德性的不教而学。
一、阅读柏拉图对话的两种方式
对柏拉图作品的解读,学界主要有两种进路。一种是自近代兴起的形而上学式的解读,如发展论、编年论及体系重构等方法,代表人物如策勒尔。这一进路主张抽取柏拉图对话中哲学味较浓的片段,对其进行学说和学科的归纳及划分。[1]据此思路,除苏格拉底以外的其他谈话对象更多被视为陪衬或背景。此进路在启蒙运动后在学界影响较大并渐成主流。据此方式,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思考很多时候非常深邃,但也充满了混乱甚至诡辩。另一种进路可称为文学或戏剧进路的解读,主要见于古代注疏家及延绵至今的古典学界,代表人物如施莱尔马赫及当代的克莱因、列奥·施特劳斯等。这种观点认为,柏拉图对话的本质应被看作戏剧而不是现代人所熟悉的哲学论文。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柏拉图对话都是摹仿剧,[2]因此不能无视或抽掉其戏剧形式去理解内容。只有将苏格拉底的言谈置于明确的特定情境中,才可达到对其思想更为完整的理解。此类理解随启蒙运动思想的兴起而渐被边缘化,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复兴。
比较这两种方式,笔者更认可第二种进路,主要有两点理由。第一,柏拉图的对话不是简单的新闻报道,而是严格的技艺创作。在除《申辩》之外的其他所有对话中,柏拉图都明确告诉我们他本人不在场。在《斐多》中,柏拉图甚至在开始就通过对话者告诉我们柏拉图病了。[3]技艺创作就意味着其中已尽可能剔除了偶然性,作品最终呈现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意义,[4]由此出发会更好地接近柏拉图自己的原意。第二,对话中的确有些论证不那么严格,甚至有明显漏洞等。对此,更谨慎的解释是这是苏格拉底针对谈话对手而设的,其目的在于适应对话者的理解力和心性,对同一个问题的论证常因人而异,这恰是其因材施教的体现。
简言之,对于《美诺》,除了要关注苏格拉底说了什么,也需关注其谈话对象美诺的灵魂品性,这是理解这部对话的首要切入点,进而关注苏格拉底据此做了哪些针对性的教导。
二、美诺的灵魂现状
历史上的美诺名声并不好,其在希腊雇佣军中的表现也堪称无德败坏的典型,背信弃义、肆无忌惮地追逐财富与权力。[5]无论这些记载是否如实,我们更需要去做的,是仔细留意这部对话中美诺的言谈举止所表明的其心性状态如何。
(一)美诺的形象、家境等外在特点
整部对话中苏格拉底三次提到美诺是个美少年。在出身及家境方面,苏格拉底在对话开头就说美诺所在的帖撒利人以财富著称。回忆神话结束后,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美诺随身带了不少奴隶,加之之前美诺明确表达对底层人的鄙视,表明美诺出身应较为高贵和富有。[6]在地位方面,当美诺将追逐财富与权力视为好东西时,苏格拉底以夸张的口气说这竟然就是波斯大王的嘉宾美诺所秉持的观点,这也表明美诺当时所握有的权势。
(二)美诺的教育背景
根据对话,能够明确美诺有两个主要教育背景。第一个是对话中一再提及的高尔吉亚,也是美诺坦白最为佩服的智者。他告诉苏格拉底,高尔吉亚主要教人加强说话的能力。[6]197-198第二是师承恩培多克勒,而后者是毕达哥拉斯的学生,所以美诺既熟悉流射说,又熟悉几何学及毕达哥拉斯派的灵魂不死神秘主义。[6]163-164,171
(三)美诺的学习禀赋与学习态度
美诺最为突出的学习禀赋是记忆能力。苏格拉底讲述回忆神话之前,多达五次希望美诺回忆一下高尔吉亚等人对德性的看法,前几次美诺都很干脆地答应了,在被苏格拉底激怒之后美诺甚至激动地说自己就德性问题做过上千次公开演讲都没问题,这都表明了其强大的记忆力。[6]170尤其在后半段苏格拉底提及心灵的品质时,特意提及了善于记忆,这是特意说给美诺听的。
美诺的学习态度则与其记忆禀赋很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美诺不愿思考,在学习上极其懒惰。对话伊始,美诺提出第一个对美德的理解,随即被苏格拉底指出若不伴随明智,这将是有问题的。随后美诺的第二次定义又一次被提醒后,他开始频频耍赖不愿进行讨论了。苏格拉底多次作出邀请,美诺则多次拒绝,甚至不惜违背刚答应的承诺。[6]161,163虽随后在苏格拉底反复的示范下,美诺对德性进行了第三次定义,但此定义和之前两个并无本质区别。显然,美诺未反思过苏格拉底的批评性意见。当苏格拉底煞费苦心创造了回忆神话并和小奴隶作了一番演示后,美诺竟又重新问起了美德可不可教的问题,仿佛回忆神话和演示都未发生过。这也表明其灵魂懒惰到了怎样的地步。第二,美诺不会思考,没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在对美德进行定义的开始阶段,美诺承认自己前两个定义来自高尔吉亚。第三次给德性下定义时,美诺也是用诗人的话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可以说,美诺记忆力虽发达,其头脑却更像一个他人意见的跑马场。在美诺虽对回忆神话感兴趣却无法正确理解而受到苏格拉底奚落时,他坦承:“我这样说并不是有意的,是出于习惯。”[6]172-173他已习惯了被告知,其所理解的教育就是灌输。美诺长期不愿思考的后果是已不会思考。对话前一半他不愿跟随苏格拉底,到了最后美诺已无能跟随苏格拉底了。
(四)美诺的灵魂喜好与品性
美诺的灵魂喜好与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美诺对财富与权势的炽热渴望。美诺第三次对德性进行定义时,针对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好东西,苏格拉底指出了健康与财富,美诺将之修正为金银、名望和权力,他否认这些之外还有值得追求的好东西,这最为明确地表明了其灵魂的渴望。由此也可理解为何美诺给美德的三个定义实质上都指向统治他人的能力。第二是美诺灵魂充满了傲慢狭隘与放肆。从第一个美德定义开始,美诺就专注于其眼中男子汉的美德,第三次定义时,美诺认为德性就是追求并取得美的东西,因此做不到这点的普通人就是一群可怜人,这种优越感一直伴随着美诺。所以当听到苏格拉底对形状的第一个定义后,美诺说“可是这太浅薄了”[6]162,但当苏格拉底顺从美诺,将流射说加进了对颜色的定义后,美诺变得很高兴,认为这个定义很美很炫目。当苏格拉底指出美诺第三次定义的问题后,美诺变得粗野暴躁起来,并极为无礼地威胁他最好不要离开雅典,美诺的放肆此时到了极致。
综上所述,这部对话中呈现出的美诺,拥有令常人称羡的外在条件,但其灵魂状况与此形成了极大反差。他虽有不错的记忆力,却严重缺乏求知欲。当身体与灵魂极不相称之时,就会引发愚蠢这个最坏的灵魂疾病。[7]与此同时,美诺又汲汲于财富与权势,却不考虑获取的途径是否正义,其灵魂弥漫着傲慢与放肆。这种灵魂就是《理想国》里描述的那种小的灵魂,若机缘巧合下,如美诺真有一天成了僭主,则大概率会变成一个邪恶且无法无天的灵魂。[8]357-362对话中的美诺还没到最糟糕的地步,他还只是个年轻人,尚有一定羞耻之心,[6]158-159,188算不上一个坏人,但已然在走向坏结局的路上,他需要一个引导者,就是苏格拉底。
三、因材劝导、回忆神话及演示:
苏格拉底劝诱美诺进行德性学习
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苏格拉底曾当众表白自己的神圣使命,对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年轻人还是老人,无论外邦人还是本城的人”[9],都检审其有无德性,以期尽可能扭转误入歧途的灵魂。对于美诺,苏格拉底同样充满热情,希望帮助美诺学会反思其原有的德性理解。在对话前半段,苏格拉底主要通过连续三个尝试引导其进行德性学习。
(一)失败的第一次尝试:修正美诺对德性的成功学式理解
美诺对德性的第一个定义重在关注男子汉的统治能力,苏格拉底提醒若无正义与明智伴随的统治定会失败。当美诺第二次作出类似定义时,苏格拉底采取的策略是诉诸美诺的羞耻心,重新确立正义的地位。不过苏格拉底低估了美诺的懒惰,当美诺提出将能够追求并取得美的东西当作德性定义时,苏格拉底开始将诡辩和理性讨论混合进行。他首先将美诺理解的美的东西置换为好的东西,又将欲求置换为真正想要的渴望。对此,懒于思考的美诺并未察觉,他不得不承认,没有人愿意追求坏的事物进而做一个不幸的人,靠渴望的不同并不能够区分人的高贵低贱。其次,当美诺坦白获得财富与权势的能力决定了人德性高下时,苏格拉底又一次诉诸美诺的羞耻心,使其同意若无正义的伴随,这能力绝不是德性。苏格拉底希望美诺由此能够开始反省其对德性的成功学式理解。
苏格拉底此处的论证虽看似有理,但细究之下,其成功系于一个前提,即不正义的方式是邪恶的且为世人厌恶。但问题是美诺灵魂中那些僭主般的渴望未必能一直被羞耻心压服。
这第一次的尝试终告失败,眼看自己的理解不断被批评,同时获得确定答案的可能性遥遥无期,习惯了被灌输答案的美诺也不再被羞耻心压制,他的彬彬有礼一下子变成了粗野与放肆,稍后他提出了著名的学习悖论,即“一件东西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你又怎么去寻求它呢?你凭什么特点把你所不知道的东西提出来加以研究呢?在你正好碰到它的时候,你又怎么知道这是你所不知道的那个东西呢?”[6]170-171据此悖论,德性的寻找和学习是不可能的。可以说,这个论证是在为不学辩护。美诺很喜欢这个论证,因其特别契合美诺懒惰且喜欢被灌输的灵魂,美诺不愿再讨论下去,他即将离开。
(二)暂时成功的第二次尝试:创制回忆神话以引诱美诺回归探讨
美诺提出的学习悖论给苏格拉底造成了挑战。很多学者指出,这个悖论包含两部分,一个是探究悖论,即人不能去寻找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另一个是认识悖论,即人无法确认自己找到的东西就是一直想找到的东西。[10]其中,探究悖论是典型的诡辩,其错误在于其前提建立在对知识的极端理解之上,即人要么完全不知道该事物,要么完全知道,而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即人对于事物没有全部的知识,却可以拥有部分答案或意见。[11]
显然,即便苏格拉底可以指出这个探究悖论的荒诞,此时美诺也厌倦了这种仿佛看不到结果的辩论,苏格拉底由此为美诺量身定做了一个神话故事。与《理想国》《斐多》相比,这个神话简短很多,意思也很明确,即灵魂是不朽的,在此世和下界看过很多东西,能够回忆起德性及相关一切。同时因为整个自然整全是贯通的,“所以只要回忆到一样东西,即是人们所谓学到一件事,就不免由此发现其余的一切,只要他是勇敢的、不懈于钻研的。因为钻研和学习无非就是回忆。”[6]172
美诺很喜欢这个神话,不仅因为听神话故事比理性探讨更轻松惬意,也因美诺的毕达哥拉斯背景,所以苏格拉底还没完全展开这个神话,美诺就急切地连续发问:“这些人说过什么话?”“什么话?说的人是谁?”[6]171另一原因,在于此神话空前强调了回忆的重要性,而美诺向来以其记忆力自傲。这个故事在多重程度上满足了美诺。不久前还极不耐烦的美诺开始平静地享受这种满足感了。
但苏格拉底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讨好美诺,为其量身创制这神话意在鼓励他不要放弃探究,苏格拉底接着提醒美诺,不要再相信那个学习悖论,“因为它只会使我们懈怠,只有软弱的人才爱听”[6]172 。
这一次的尝试至少是暂时成功了。美诺的学习态度开始诚恳了很多。这也是苏格拉底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时刻,但他本人不一定相信这个学说,重要的能让美诺相信就足够了。美诺看不出此神话的问题,这并非意味着这个故事就没有漏洞。作为回忆说前提的灵魂不朽一直未得到证明,另一个前提即自然万物本质贯通,故回忆才能由一及万物,这个前提也未被证明。另外,当小奴隶演示之后,苏格拉底说因灵魂记得这么多事物,故灵魂不朽,[6]184这与开始的表述完全相反。尤其是,当小奴隶证明之后美诺依然想要回到对话开始的论题时,苏格拉底则称传授和回忆没有质的区别。这都表明回忆说本质上只是苏格拉底因材施教的手段。
可以说,这个关于回忆的神话故事,是一个典型的高贵谎言。高贵的谎言指的是故事可能是虚假的,但其展现的道理却是真的。[8]127-128这里的真实指的是道德与价值上的真实。若美诺能够坚信这个神话,相信探究的力量并行动起来去学习,他的灵魂就会发生积极美好的变化。
(三)效果有限的第三次尝试:通过小奴隶演示鼓励美诺探究德性
回忆神话暂时吸引住了美诺,但其困惑仍存。其困惑在于学习悖论依然困扰着他,他很不确定一个无知者如何能找到真正的德性。美诺自承“我这样说并不是有意的,是出于习惯。”[6]172-173美诺习惯了被告知和灌输,他没有理解这个神话最后所表述的回忆说的另一内涵,即回忆除了回想过往之外还有向灵魂深处反思这一含义。[12]这也意味着学习除了被灌输外,还有另一个可能途径,而这正是苏格拉底之前一直和美诺在做的,即通过问答探讨来反思德性问题。苏格拉底希望美诺能够喜欢并习惯这种理性探讨的方式。为此,苏格拉底找了美诺随身的小奴隶来演示一番。
小奴隶的这场数学演示是苏格拉底精心选择的教育策略,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美诺对几何有一定基础,毕竟师从恩培多克勒,且有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子,而小奴隶没有数学根基美诺也很清楚,故证明的成功可以给他以较深震动;第二是苏格拉底以几何学习方式来类比德性学习,这种学习大部分时候只要努力探究都会得到确定答案,这会让美诺更容易相信德性的探究也会取得类似成就。
小奴隶的几何学习演示非常成功。在这部分,苏格拉底与美诺进行了两次较长的讨论。第一次是在演示的中间,苏格拉底让美诺借由小奴隶的表现承认自己无知不会伤害另一个人,反而对人有根本的帮助。苏格拉底意在使美诺意识到之前自己可能误解了苏格拉底,后者并非意在欺骗羞辱而是有其良苦用心。第二次讨论则明确鼓励美诺继续同苏格拉底一道探究德性。苏格拉底反复询问美诺小奴隶之前有无几何学基础,旨在提醒美诺理性探究会带来何等令人震惊的成就。美诺也似乎开始相信理性探讨对获得德性的意义。
必须明确的是,小奴隶演示本质上只是苏格拉底的一个教育策略,其目的是劝导美诺,并非对学习即回忆学说的逻辑证明。据回忆神话,人只要好好回忆,就可以记起前世经验的一切,且基本不会犯错误。但小奴隶显然靠自己不可能学到这个几何证明,即便有苏格拉底的帮助,他也在不断犯错。另外,整个过程严格来说苏格拉底一直在教,并非只是小奴隶的回忆,而最后苏格拉底也几乎是将答案送到了小奴隶面前他才明白怎么做。
可以说,演示的目的就是希望美诺愿意进入通过理性来探究德性之路。为此,苏格拉底完全不在意是否和回忆说一致,这也是苏格拉底此部分说他对自己的其他观点不敢保证真实性的含义。这里的不敢保证指的是不保证回忆神话中灵魂不朽及学习即回忆的真实性,甚至小奴隶演示所表明的探究一定会成功这一可能性也不会得到保证,毕竟德性问题不同于数学问题。苏格拉底坦承他唯一可以保证并愿意捍卫的,就是人应更勇敢地去寻求所不知道的东西,而不是受类似学习悖论的影响,那会使人消极懈怠而不是更美好,“因为一个人最坏的毛病就是厌恶论证”[6]251。通过将话题从小奴隶悄然转移到人的灵魂,最终转移到美诺的灵魂,苏格拉底此刻几乎是在对着美诺灵魂深处呐喊,希望他不要再为自己的无知与懒惰找借口,而是行动起来跟着苏格拉底一起通过探究来学习德性。
四、德性教师的虚幻:
随智者与政治家学习德性的不可行
小奴隶演示之后,美诺似乎被说服了,所以苏格拉底又一次邀请美诺来探究德性的本质,美诺则让苏格拉底大吃一惊,他又回到了对话最初的问题,即德性从何而来的问题。这表明回忆神话及小奴隶的演示在其心中似乎没有留下丝毫印象。美诺又一次忘记了承诺,且拒绝刚达成的结论。这一切让苏格拉底对他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评论说美诺不懂得节制自己,却只想支配别人。苏格拉底由此彻底明确美诺不会过上他一直推荐的那种不停地反思德性的生活,即哲学生活。显然美诺不愿意也不适合过哲学生活,他还是固执地想要找老师来灌输给自己德性,以实现对财富及权势的追求。即便如此,苏格拉底仍未放弃美诺,但他能做的也变得非常有限,即虽不能引其向上走,但要尽可能阻止美诺灵魂的进一步沉沦。苏格拉底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情来实现这一目的。
(一)诉诸幸福与智慧的关系,警醒并节制美诺的欲望
苏格拉底在短暂批评了美诺之后迅速将德性可教问题转换为德性与知识的问题,他也很快抛弃了回忆说,指出传授与回忆没什么区别。[6]185-186苏格拉底告诉美诺,德性若是知识,就可以传授。此假定是特意针对美诺而言的。美诺一直渴望找到有德之人来灌输给他德性。苏格拉底的证明让美诺很满意,“我觉得你说的很好,苏格拉底”[6]188。
但美诺未注意到这个论证既是对他的满足也是对他的警醒。这个警醒就在于,当列举人们一般所称的好东西时,苏格拉底列举了健康、强壮、美观、富有,除了强壮不明确外,其他都是美诺所具备的,但苏格拉底此时故意忽略了声望与权力。在列举与灵魂有关的一般人所理解的有益事物时,苏格拉底列举了审慎、公道、勇敢、了悟、强记、大度,这个清单中的前三个是比较常见的古典时代的主要德性,后三个则是特意针对美诺的。美诺的沾沾自喜很快就受到苏格拉底的警醒,若无智慧的的引导,这些看似好的事物就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在明智引导下就导致幸福,在愚昧引导下就适得其反”[6]187-188 。
相比之下,虽然苏格拉底在回忆神话之前也对美诺醉心于追求财富、权势等进行了提醒甚至批评,但彼时是诉诸于美诺的羞耻心,此时苏格拉底已然明白羞耻心无法约束美诺,因此他诉诸美诺最关注的生命幸福与否的利害关系来警醒美诺。
(二)利用美诺的误解表明德性需学习但现实中不可教
在美诺欣然接受德性即知识这个结论后,苏格拉底立刻提出美德并非天生,美诺没有任何犹豫就接受了。这是因他一直相信德性的获得就是经由习俗意义上的教导而来。所以当苏格拉底紧接着提出好人既然并非天生,那就是通过学习而成,美诺深以为然,且还主动指出这是之前已证明的结论。
显然,苏格拉底此刻洞察了美诺心中所想,但美诺并不明白苏格拉底所想。当苏格拉底说美德之人应由学习而来时,他指不是美诺所理解的由教而学。德性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美诺理解的习俗意义上的老师教而学生学,另一种是苏格拉底一直尝试想让美诺体会的反思探究式的学习,即不教而学。但美诺并不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他还在期盼着苏格拉底告诉他既然美德是知识并可教,该找哪些人去受教。
苏格拉底在将美诺的灵魂渴望满足并引导至这个程度时,他开始告诉美诺也许德性并非知识,因此并不可教,这让美诺很焦虑,他急促发问:“怎么?你为什么不再认为这话对,为什么怀疑品德之为知识呢?”[6]189毕竟,若没人教自己德性,如何去实现成功的人生呢?苏格拉底随即安抚美诺,他只是发现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教授美德的人,美诺立即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你是不是认为没有品德的教师呢?”[6]190美诺那不安的心中所想到的是,难道以前师从的高尔吉亚、现在准备去投靠的政治家安尼图斯不正是可从其学到德性的名人吗?
苏格拉底明白美诺心中的焦虑,美诺若有一定反思能力,就会明白现实中没有德性的教师只说明德性在现实中不可教,并未否定在理想状态中美德可教的可能性。苏格拉底也并未否定德性是知识的观点,但他明白只有神明才具备整全的智慧,德性可教是在此意义上的。人因其终有一死的有限性,不会拥有完整的德性智慧,故德性可教与德性在事实上不可教并不矛盾。美诺无法理解这一点,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美诺明白其一直寻找的德性教师,无论智者还是政治家,都注定是不可行的。
(三)展示智者、政治家作为教师的虚幻性,根除美诺随其学习的渴望
政治家安尼图斯的出场是必然的。美诺虽开始陷入了不安中,但据其之前的表现,苏格拉底明白仅仅通过理性讨论无法从深处震动美诺的灵魂。通过将美诺渴望的人生榜样拉来进行现身说法,看看安尼图斯这样权倾朝野之人是否可做德性教师,如此才会激起美诺最大的灵魂关注。
这部分对话主要集中在两个观点上,即智者是否适合做美诺所求索的德性教师,以及雅典政治家们是否是真正的德性教师。安尼图斯认为年轻人不应随智者学习德性,“因为这种人是真正的祸害和瘟神,谁跟他们往来谁就遭殃”[6]192。安尼图斯认为智者就该被驱逐出境。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美诺此时内心的反应,毕竟美诺曾从教于高尔吉亚这个著名的智者,他还为此自傲。所以安尼图斯对智者的批评让美诺顿感意外,他开始意识到随智者学习可能不会帮助自己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故安尼图斯离开后,美诺坦承他虽最佩服高尔吉亚,但也开始觉得智者们不是德性的合适教师。[6]198-199
苏格拉底当然乐见美诺有如此反应。在他看来,智者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问灵魂的正义与节制,只关注如何奉承欲望,这会导向灵魂的病态。此时苏格拉底之所以没有对智者发表自己的看法,正是因为根据美诺的心性,安尼图斯这样的人物现身说法才能震动美诺,如此教育效果才最好。
另一方面,如果说安尼图斯对智者的批评很好地替苏格拉底消除了对美诺会进一步受到智者腐蚀的担心,那么安尼图斯自己的言行更是极佳地诠释了类似他这样的政治家也不适合做德性的教师。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是让美诺仔细看清安尼图斯的灵魂品质。苏格拉底与安尼图斯都反对智者,但两人理由并不一致。在反复追问下,安尼图斯承认他既不认识智者也未与他们有任何来往,这就表明安尼图斯欠缺最基本的理性和公正德性。尤其是,当苏格拉底列举雅典历史名人表明德性难以由父及子后,安尼图斯就开始威胁苏格拉底,认为苏格拉底在诋毁这些名人及城邦。对比苏格拉底对美诺介绍安尼图斯父亲一系列的优点,即谦和端庄,对他人温和且毫无自大傲慢的陋习,可看出安尼图斯与其父品德正好一一相反。苏格拉底让美诺明白,眼前的政治家不像一个有德之人,更不适合做德性榜样。第二是苏格拉底借由安尼图斯之口指出,雅典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政治家在教授德性方面失败了。安尼图斯的父亲就没有教好自己的儿子。美诺不得不意识到,智者不能教授德性,政治家同样也无能教授德性,对此不要抱太多幻想。
但如此一来还有一个问题,政治家们的德性既然不是别人教授而来,又是如何获得的?苏格拉底指出政治家们的德性更像是来自神赐,亦即实质上缺乏理性的支撑,更多是来自偶然。既然多凭运气,亦会不经意间失去。看似的繁华实际上更像是一场梦,个体灵魂飘忽于这种命运起伏中,根本上无法决定自己的幸福与不幸。这是政治生活的限度所在,亦是苏格拉底对美诺的最后告诫。
五、追求更为真实的道德意见:
德性学习的根本方式
苏格拉底与安尼图斯的对话,美诺给予了对话以来最大的关注,但显然也收获了最大的失望,他开始意识到之前跟从智者及接下来原计划跟随政治家的学习根本上都是有问题的。苏格拉底紧接着连续询问已然怅然若失的美诺没有教师是不是意味着也没有学生?美诺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苏格拉底则趁势表明这意味着德性不可教。可若如此,个体该如何学习德性?这是美诺的困惑,也是读者的困惑,毕竟每一个阅读这部对话的读者也是这部教育戏剧的沉默参与者。这一次美诺显然还是没能理解苏格拉底之前的建议,即德性的学习除了由具备德性智慧的教师来教而学这一方式,还有其他方式。我们如果足够细心,应该记得这种方式之前苏格拉底称之为回忆。但苏格拉底后来已近乎放弃了这个观念,因为此观点本就是为了引诱美诺重归德性讨论的一个手段。另外,苏格拉底还多次明确德性也并非天生,如此一来就只有一种可能,即德性不可教却依然可以学,没有教师也可以有学习德性的学生。这种方式之所以可能,苏格拉底直到此时才告诉美诺,答案就在于对真实道德意见的反思和追求。
苏格拉底以一个人如何走到拉里萨为例,指出知识类似真正去过拉里萨,因此对如何到达那里有完整的智慧,真实意见指的是虽没去过但却有正确的估计,故也可指导行动不致偏离目标。苏格拉底由此在意见和知识之间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即真实的意见。真实意见是一个居间领域,它既不是充分的智慧,也不再是完全散乱错误的信息,而是蕴含了某些正确的信息。这点柏拉图在《会饮》中也借第俄提玛之口说过,“正确的意见就介乎洞悉与不明事理之间”[13] 。
美诺对这个观点开始非常怀疑,他不明白为何苏格拉底将正确的意见抬到几乎和知识一样高的地步。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美诺并没有理解真实意见的含义,他内心依然将正确意见等同于意见本身,故才觉得正确意见没有特别之处。第二个原因在于美诺自身根深蒂固的对确定性的渴望,一方面极为渴望有完美之人将德性灌输给自己,另一方面又不相信一个无知的人能找到想要的东西。
苏格拉底对此做了相应的解释。他指出真实意见的确是美好的东西,但它们却不能常住不迁,因而会离开人的灵魂,导致人在行动中犯错误。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反复表态真实意见的价值,“正确的意见指导行事不亚于知识,它的有益并不比知识差,拥有正确意见的人也并不比拥有知识的人不行。”[6]203苏格拉底希望美诺明白,若拥有真实正确的道德意见就可以实现获得德性这一目的。
由此,真实或正确意见的获得就是极为重要的事情。苏格拉底指出留住这些美好之物的方式就是用理性探讨的方式去捆住它们。经由反思和探讨,那些虚假的、自相矛盾的道德信念会被驳斥掉,然后留下那些更为自洽和融通无碍的道德意见,[14]这即是真实的道德意见。反思和探究就是发现和留住真实德性意见的方式。但即便如此,苏格拉底还是坚定地认为真实意见毕竟与知识或智慧有别,“我知道的东西并不多,可是我敢说知道一些事情,而这件事正是我知道的事情之一。”[6]203也即虽然真实的意见很重要,但毕竟不可与智慧等同。这里的智慧指的不是具体技艺上的知识,如制鞋、几何等学问,而是指那些对人的生命幸福与否最为重要的方面,即关于德性方面的智慧。在《申辩》《会饮》等对话中,苏格拉底多次明确指出人不会获得最终的完整智慧,无论多么努力,人都无法改变这个本质上的求知困境。[15]
因此,苏格拉底才称自己是无知的。这种无知指的是对人在德性方面永远无法得其所愿的清醒认识。智者和政治家们不承认这种无知,反而表明了其深重的内在贫乏与无知。苏格拉底坦承自己的无知,正因此,这就不再是完全的无知,而已然是一种智慧。这种无知之知的智慧尤其体现在,正因明白在德性智慧方面个体如此的欠缺,故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去追求智慧,而不是让自己陷于自怜自弃中,一如深深影响美诺的学习悖论所示。只有不停地反思和探寻,我们才能拥有更为真实的德性意见。
故此,没有完美之人在现实中可以教授德性的结论,并不会导致教育存在价值的被质疑,恰恰相反,它让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清醒,即所有的教师本质上首先都应是个学习者而不是真理化身。德性的学习不是经由德性完美之人的灌输,而是要靠自己的勤勉反思。不停息地省察自身灵魂,并最终让我们可以活得更为真实和幸福。这就是苏格拉底给我们的邀请与推荐。但这样的德性学习终究也取决于我们的学习品质,如美诺直到对话最后也未能热爱上理性探讨本身,也没能明白德性的真正含义为何。借由这个例子,苏格拉底也向每一位读者发出了询问,我们是愿意做一个像美诺或安尼图斯那样如飘忽的黑影一般没有真实性的存在,[6]206还是愿意跟随苏格拉底开始共同探究美德?
参考文献:
[1] 戈登,等.戏剧诗人柏拉图[M].刘麒麟,黄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0-12.
[2] 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1-23.
[3] 柏拉图.斐多[M].杨绛,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5.
[4] 刘小枫,陈少明.苏格拉底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7.
[5] 色诺芬.长征记[M].崔金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1-62.
[6] 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 柏拉图.蒂迈欧[M].谢文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2-63.
[8]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M].吴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09.
[10] 维斯.洞穴中的德性——柏拉图《美诺》中的道德探究[M].郭振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0.
[11]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M].刘叶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83.
[12] 克莱因.柏拉图《美诺》疏证[M].郭振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217.
[13] 柏拉图的《会饮》[M].刘小枫,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3.
[14]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125-127.
[15] 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M].李世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29.
引用格式:孔令新.德性的学习何以可能——基于对柏拉图《美诺》的解读[J].教育学报,2022,18(4):26-36.